母亲
本帖最后由 微笑刺客 于 2011-5-31 22:09 编辑我的母亲是一个农村的家庭妇女。在和我有公职的父亲结婚38年来,相濡以沫恩爱有加,含辛茹苦地哺育了我们姊妹六人。在岁月的悄悄流逝中,随着我们姊妹,相继成家立业婚嫁生子,她步履迟缓地已迈进了古稀之年。在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当年的容光焕发了,看到母亲稍微驼背的身躯,我在记忆的屏幕上,极力搜寻着她当年英姿勃勃的形象,望着母亲那慢条斯理的步伐,遥想她当年风风火火大步匆匆的样子,我的心里一阵阵酸楚。母亲把美好的青春和毕生的精力,无私的奉献给了她挚爱的家庭和她牵肠挂肚的子孙。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也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我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我母亲一人身上。在靠工分吃饭的年代里,因为我家缺少劳动力,一直都是欠款户,这样的家庭在农村是常常被人歧视的。有的人就曾经说我母亲,你丈夫在外头给你挣着钱,在队里还得靠我们这些人去养活,真是鸡子卧在门槛上,都成你的了。母亲听了总是默默的忍着,在背后擦干眼泪,用更大的动力去拼命的干活挣工分。生活的磨难,社会地位的低下,使母亲每天如履薄冰,战兢兢不越雷池半步。在艰苦的环境中,母亲养就了争胜好强,不甘落后的倔强性格;育成了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精神。
母亲在队里干活很少缺勤,不是万不得已的事情,母亲是很少请假的。我听母亲讲过一件事,那就是在生我满月的时候,请假去了我外婆家串亲(我们这里的农村有一种风俗,孩子满月后必须去外婆家串亲的)因回来晚了半天,结果回来后在生产队里还挨了一次批判。从此,母亲再也没有请过假。白天在队里干活,家务活只有放在晚上做。
打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没有消停过,总是风风火火的忙个不停,自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也就成了母亲的好帮手。我的个子还没有灶台高,在脚下垫个凳子就学会做饭了。那时候使我感到头疼的事,就是每天都得从十几丈深的水井里捞水吃,加上洗刷喂猪,每天没有几桶水是过不去的。二百口人的生产队也只有那么一两眼吃水井,为了避免拥挤排队,我和母亲每天都是起五更趁深夜去打水的。那时红薯是人们的主食,母亲为了让我们吃饱吃新鲜,也就变着法儿的去加工制作红薯的食品。红薯面蒜面条,红薯面饸咯,红薯面蝌蚪,红薯面窝窝,红薯片,红薯粉凉粉。要说最好吃的就是红薯粉凉粉,但红薯粉的加工也是一个复杂繁重的劳动过程,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劳动时间。它要通过把红薯在擦子(磨碎红薯的专用工具)上磨碎,兑水搅拌,过滤沉淀,兜粉晒干。我清楚的记得,我和母亲总是在夜里做这些。有时不小心,拿红薯的手滑在擦子上,弄得鲜血直流,把红薯渣都染红了。每当母亲看到这些,总是心疼的默默流泪。待到整篮整篮的红薯经过这些程序过滤沉淀时,往往也是夜半更深的时候,母亲这时才直直累酸了的腰肢,抬手擦去额头上的汗珠,疲倦的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迎接第二天生产队的出勤。
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母亲相继生下我们四男二女姊妹六人,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里,可想母亲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就连我拿工资的父亲来说,在八十年代末期,床上铺的仍然是我奶奶织的粗布床单。父母一辈的艰苦朴素的美好传统,深深的影响了我的一生。生活上的巨大压力使母亲的脾气有时变得暴躁,我们稍不听话,就得挨打挨骂,为此奶奶也经常和母亲吵架。待我们慢慢懂事后,才理解了其中的原委,母亲的无奈,奶奶的疼爱(甚至是护短)都是为了我们的呀!
1989年,对于我们全家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肝肠痛断的年月,是一个苦风凄雨黑暗无边的年月,它犹如中国的1976年(我们国家相继失去了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毛主席逝世)。在这一年里,奶奶父亲相继离我们远去,我的小妹小弟还没有成家,母亲真正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流尽了所有的眼泪,心里唯一幸存的只有坚强。家庭的这艘航船,她不会因失去我的父亲而搁浅,她要凭着一颗伟大的慈母之心,倾尽毕生的精力,继续驾驭着它行进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之中。从此,她为了这个家更加辛勤的奔忙着,不仅劳其筋骨,而且也苦其了心志。为了这个家,她像春蚕一样,倾尽所有把温暖留给了我们;她像蜡烛一样,燃烧了青春照亮了我们。
寒来暑往,物换星移。在我们姊妹六个都婚嫁成家后,不经意间才忽然发现,母亲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眼神也失去了光华,满头的青丝也被岁月的霜雪染成了白发。慈母有意抚幼苗,岁月无情催人老。母亲真的老了。往日里那矫健的步伐已变的步态从容,做些家务也都是不慌不忙的,显得十分的镇静与安详。但要强的性格依然安在,只是有点力不从心了。使母亲倍觉傲娇值得宽慰的是,现在我们姊妹六人都已过上了小康生活,有的已抱上了孙子。我二弟在村里当党支书已有十余个年头,我的一双儿女都在北京,大的是个姑娘,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已参加工作,儿子今年大学毕业考研已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录取。我们兄妹有四人已移居市区,但怎么劝,她都舍不得离开她洒尽心血与汗水的那块故土,性格坚毅的固守在那个使她有过欢乐,有过痛苦,有过屈辱,有过自豪的农村院落里。为了不使母亲寂寞,我们在市区居住的几个都会隔三差五的回老家看望母亲。每次见到母亲,我都仿佛回到了我的孩提年代,无拘无束的坐在母亲身边,天南海北的拉着家常。听听母亲讲讲村里的新闻,说说儿女在北京的情况。有时还帮母亲洗洗脚剪剪指甲,那其乐融融的亲情,使我倍感甜蜜与向往。每当这时,母亲的小院里就充满了笑声和欢乐。妈妈,我真的好想好想,让我沉浸在您的尽情欢乐中;让我享受在您的无比喜悦里;让我陶醉在您深深的欣慰中;让我憧憬在您的美好未来里。妈妈,我真的好留恋,童年时您的怀抱是我熟睡的摇篮,长大后您的怀抱是我栖息的港湾;童年时您的目光是我成长的指南,长大后您的目光是我揪心的思念。
每逢春节的时候,也是母亲最开心最骄傲的时候。不管是在外地工作的上学的子孙们统统都回来了,全家四世同堂,男女老少二十多人在母亲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穿街过巷,前去祠堂拜祖,往往会引来乡亲们羡慕的目光。此时此刻。母亲的眼里才会发出欣喜的光芒,步子迈得如此的坚定与自信。
母亲已经进了古稀之年,那母爱还在飘飘洒洒滋润着心田。不管你什么时候到家,母亲小院的上空,都会袅袅升起为你做饭的炊烟。母爱是伟大的,她从不张扬沉浸于万物之中,她无声无息充盈于天地之间。母爱是一首优美的诗,清素淡雅韵味悠长;母爱是一幅素描的画,清新自然雅俗共赏;母爱是一首深情的歌,宛转悠扬低吟浅唱;母爱是一缕春天的风,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不当家不知材米贵,不养儿不知报娘恩。作为长子的我深深知道,母亲的喜怒哀乐系我于一身,深感责任的重大,从不敢怠慢掉以轻心,常回家看看成了我的习惯,常听听母亲的唠叨成了我的爱好。愿母亲快乐幸福安度晚年,成了我们姊妹共同的心愿。千言万语难诉尽,一颗孝心伴母亲,欲养亲在须尽心,不留遗憾悔终身。
欣哥:给这篇拉长,写成大散文,杂志上投。书半月内能出版不能? 老师好{:soso_e181:} 母爱是一首优美的诗,清素淡雅韵味悠长;母爱是一幅素描的画,清新自然雅俗共赏;母爱是一首深情的歌,宛转悠扬低吟浅唱;母爱是一缕春天的风,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写得真好,祝哥哥的母亲健康长寿。
韩老师,我帮你改了二个字,母亲听了总是默默的忍着,(原文是忍者),我们国家相继失去了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原文是朱朱德委员长) 每次见到母亲,我都仿佛回到了我的孩提年代,无拘无束的坐在母亲身边,天南海北的拉着家常。听听母亲讲讲村里的新闻,说说儿女在北京的情况。有时还帮母亲洗洗脚剪剪指甲,那其乐融融的亲情,使我倍感甜蜜与向往。每当这时,母亲的小院里就充满了笑声和欢乐。妈妈,我真的好想好想,让我沉浸在您的尽情欢乐中;让我享受在您的无比喜悦里;让我陶醉在您深深的欣慰中;让我憧憬在您的美好未来里。妈妈,我真的好留恋,童年时您的怀抱是我熟睡的摇篮,长大后您的怀抱是我栖息的港湾;童年时您的目光是我成长的指南,长大后您的目光是我揪心的思念。
母亲已经进了古稀之年,那母爱还在飘飘洒洒滋润着心田。不管你什么时候到家,母亲小院的上空,都会袅袅升起为你做饭的炊烟。母爱是伟大的,她从不张扬沉浸于万物之中,她无声无息充盈于天地之间。母爱是一首优美的诗,清素淡雅韵味悠长;母爱是一幅素描的画,清新自然雅俗共赏;母爱是一首深情的歌,宛转悠扬低吟浅唱;母爱是一缕春天的风,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很精彩,母亲是伟大的,总是默默的付出。今天下午有朋友问我最近给母亲做过什么,竟然是想不起来,因为我们总是习惯接受母亲的付出,看来回报不是心里想想,嘴上说说。 谢谢以上诸位网友的精彩点评,特别是微笑刺客朋友,在点评中能纠正错字删去多余的字为我斧正,在这里我深表谢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