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介绍一位孟津的朋友
http://vhead.blog.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0&vid=14285696&uid=1064012650[ 本帖最后由 在家打坷垃 于 2008-7-11 10:49 编辑 ] 有这样一个人,退了休不下棋、钓鱼或是带孙子,而是忙着上网,并且他上网不是聊天、打游戏,是为了利用网络弘扬河南地方戏。这个人就是孟津县建设银行的职工宁志亮。
宁志亮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军时,学习电脑十六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转业到孟津,在银行里从事电脑系统管理员,03年,由于种种原因,被聘请到县方远电脑学校从事硬件维修,多年和电脑打交道,宁志亮可以称的上是电脑通、电脑迷。业余时间他除了上网,就是爱听河南地方戏,闲来没事,他扎堆戏迷,拉二胡、中阮为别人伴奏。
1998年夏,一次上网时,他搜索豫剧时发现了“梨园豫曲论坛”经详细了解,该论坛刚筹建一个月,是一个☆本留学生,自费租用空间建立,老宁毫不犹豫选择加入,得到了同意。
加入论坛之后,老宁忙于两件事,收集老唱片、录像带,翻录光盘,再一件事收集老唱腔,因为这他花费一万多元买了一台摄像机和一台数码相机。收集刻路录制作之后,通过“梨园豫曲论坛”发布到网上用于交流。虽然这些资料都是他花钱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但他从来不把这些据为己有,03年建军节,他在邮箱里看到一则短信,是台湾的一个朋友素要原汁原味的《朝阳沟》,收到信息后,老宁用了五个晚上,在网上传给他40多个唱段。那位台湾朋友,很受感动,将台湾很著名的《毛兰花》传给老宁,这也是他得到的第一个宝贝资料。
现在,老宁已收集到50余张,濒临失传的老唱片,上世纪30年代的、50年代的各种名曲唱段。老宁每月的退休金1000多元,近一大半都用在这上面.为社会珍藏一大笔无形的财富,宝贵的戏曲资料。这些资料是在哪里也难找的,但是,一旦有人要这些资料,他会很乐意免费奉送。最近,老宁又当上了论坛里梨园俱乐部的主持人,不但主持,而且现场评论。
如果你想认识宁志亮,上网搜索“老宁”或“豫西调”吧!和他一起享受河南地方戏带给你的乐趣。(红科 胡元 光辉) 刚才看了一下,登陆了梨园豫曲论坛 顶一下 di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