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9-18 23:31:17
貌似深夜入这红闺之所,不发表点意见?这里不需要掌声了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26 20:36:02
俺以后要在这里说说秦淮八艳的主题,往大家多指点啊
惊起一鸿
发表于 2008-10-26 20:38:41
说吧,看啥拐势儿,别让老怪听迷了。
维维安娜
发表于 2008-10-26 20:41:39
洗耳恭听!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27 10:52:34
一代或痴或凄或忧或怨的国色佳人的悲情绝唱。。。
晓雾晨霜
发表于 2008-10-27 11:00:13
美女们,都在讨论什么呢?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27 11:00:34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作为“六朝圣地,十代都会”的南京人杰地灵。名人荟萃。说到南京,秦淮河是个必须提及的话题。那“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地”的秦淮河曾是十代繁华之处,游客云集之地。在这有着“江南锦绣之邦”美称的秦淮风光带上,更是点缀着数不尽的名胜佳境,汇集着说不完的轶闻趣事。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27 11:01:16
楼上的,咱谈论下秦淮八艳吧呵呵
晓雾晨霜
发表于 2008-10-27 11:06:29
秦淮八艳?哈哈
红袖先说吧~~~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27 11:39:37
秦淮河,一条荡漾着艳情的河,也是中国脂粉气最为浓郁的河。明末清初的秦淮河畔,码头林立,商贾云集,积货如山,河边秦楼楚馆,画舫游船,歌舞升平。加上气魄雄伟、金碧辉煌的帝王宫殿和舞榭歌台,王侯将相纵情与这山水之间,俨然一片富庶繁华、太平昌盛的景象。“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这些诗句时分真切的再现了当时秦淮河上的畸形的繁华景象。
傻子也伤悲
发表于 2008-10-27 12:45:39
袖说的是不是这地方?秦淮河畔,晕,不让发图片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0-27 13:04:55
很久没来了,仔细地看了一遍,有高见,有拙见,只是此般主题,我不做评价罢........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27 13:42:39
那时的秦淮河,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桨声灯影;红袖飘香,笙歌伴宴,成为江南佳丽之地,如花美眷之所。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的八位临河而居的青楼女子:灵秀聪颖的马香兰、风骨俊俏的柳如是、忧国忧民的李香君、侠骨芳心的顾横波、长斋礼佛的卞玉京、倾国倾城的陈圆圆、温柔贤淑的董小宛、坚强刚直的寇白门,被冠以”秦淮八艳“之称。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0-27 19:33:12
只观得美景佳人,浮想联篇.......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27 20:17:33
更加令人佩服的是在爱情上的取向,“秦淮八艳”超越了那以时代的女子的选择标准。她们无视权贵与地位,却能将家国利益、政治理想放在首位,来衡量男子的品德和情操。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27 20:22:16
她们出众的容貌和才华是秦淮女子的典型,她们全部出身卑微,又具有相似的悲剧命运。命运的播弄使她们无可奈何的坠入烟花之地,但这不是她们的错。自古红颜多薄命,这些貌似大家风韵、才盖一代风华的名妓无法游离于男性社会,也无法拜托人生的戏弄和命运的束缚。虽如此,她们却用自己的美丽和生命唱出了一曲曲壮丽的人格和操守的赞歌。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0-27 21:06:53
愈加佩服红袖了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27 21:15:46
人格和操守不只是男人的事,也是女人立身处世的标杆。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秦淮名妓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格的意义、操守的价值。歌舞升平的年代是不需要她们去考虑政治立场、人格操守等问题,天崩地裂的乱世风云却为这些为传统社会所不齿的**门提供了一个重新塑造形象的机会。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0-27 21:26:03
越说我越佩服秦淮八艳了,为她们鼓掌!!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27 22:10:14
绝世才女——马香兰
空谷幽兰独自香,任凭蝶妒与蜂狂。兰心似水全无俗,人间信是第一芳。
青灯古佛——卞玉京
沙鸥同住水云乡,不记荷花几度香。颇怪麻姑太多事,犹知人世有沧桑。
坚强刚直——寇白门
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违。近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
芳魂侠骨——柳如是
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