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放弃 发表于 2008-8-24 14:14:08

中高考“满分作文”背后的惊人秘密!

 2005年5月,按照工作流程,该发第七八期暑期合刊的稿子了。为了更好的体现作文杂志的实用和实效,杂志社4年前就聘请了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语文老师#老师作特邀副主编,负责提供杂志三分之二的稿件。连续4年,杂志作文版的暑期合刊都有十几页的篇幅,抢在第一时间向读者介绍刚刚出炉的中高考“满分作文”,并辅以精彩点评。作为杂志的负责人,刘加民电话问#老师:今年的这些“满分作文”最快什么时候能发过来?
  #老师回答:“6月12日。”
  高考9号刚刚结束,12号刚刚开始阅卷啊,#老师怎么可以拿到“满分作文”?刘加民惊问缘由,#老师故作神秘,笑道:“这您就别管了,到时候我给您提供质优价廉的‘满分作文’就是了。”
  刘加民感到有些蹊跷,由于栏目名称是“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若是我们编出来的“满分作文”是假的,实在对不起读者。为了稳妥,刘加民再一次打电话请教#老师,这位连续四年总是全国第一个编出本年度的“第一时间——高考满分作文快递”畅销书的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终于道出了实情:
  “我编‘满分作文’这么些年,没有一篇是来自考场。不光时间赶不上,也没必要。高考试卷是国家机密文件,怎么可能对外公开,让我把‘满分作文’拿出来出书?也许我下点儿力气能搞到真正的‘满分作文’,但是完全没有必要。我卖的是‘满分作文’四个字。”
  原来是这样。这些年来每年的中高考结束后的几个月,各路媒体、出版商竞相炒作“满分作文”。利用热点问题,吸引受众注意力,是做媒体的本份,谁都不想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没有人理睬。在这个特殊时期,“满分作文”的确具有极大吸引力,那些家长、老师、刚从考场出来的考生和早晚要参加中高考的低年级学生,都想先睹为快,瞧瞧这得了满分的好作文到底啥模样儿,有什么神奇之处!6月20日,市场上就见到了这本并非来自考场的“满分作文”图书,而且果然卖得不错,连续3个月在北京图书城里排在畅销书的前十名里。
  两个月之后,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一位一线作者告诉刘加民一个秘密:我敢打赌这些年媒体热炒的中高考“满分作文”,百分之九十九是假货。本人每年都要给多家报刊提供“满分作文”,都是自己找人写、或者亲自写的。我认识的朋友当中也都是这么做。极其个别的情况下,有些参与了中高考阅卷的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偷偷抄录一两篇“满分作文”带出阅卷地点。
  2005年7月23日,北京《法制晚报》发了一篇报道,题为《今年高考满分作文选里有“旧文”》,文章说:
  一中学生发现“2005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涉嫌抄袭 记者调查发现———
  本报讯 今天上午,经过记者调查得知,《2005年第一时间———高考满分作文快递》中一篇题为《捍卫我们的母语》的2005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涉嫌抄袭一本1999年的一篇同题作文。记者调查证实,该文并不是今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
  日前,本市中学生小王在《2005年第一时间———高考满分作文快递》(下文简称快递)和《99中国年度最佳中学生作文》(下文简称中学生作文)两书中看到了两篇《捍卫我们的母语》的同题作文,这两篇作文无论从文章结构还是内容大意上都几乎相同,甚至用句用词都一样。小王说:“如果《捍卫我们的母语》一文真的是今年上海高考的满分作文,那么考生很可能涉嫌抄袭他人文章。”
  记者联系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但工作人员拒绝透露信息。记者又联系上海《新民晚报》、《东方早报》等多家媒体科教版的编辑记者,得知今年上海教委为防媒体炒作严格控制了高考满分作文的信息发布。最后在《东方早报》记者的帮助下,从上海市教育部门获悉今年上海高考只有一篇满分作文,即《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而《捍卫我们的母语》不仅不是高考满分作文,连今年上海的高考优秀作文都不是,而该文是否来自今年的上海高考考场还有待进一步核实。
  “快递”的主编#老师只说出了一半事实。她承认书中所指的“满分作文”并不是指考场上的“满分作文”,而是经过教师评改后达到满分水准的作文,但是她又说:“之所以以‘满分作文’展示为标题,是为了让考生和中学生去了解满分水平作文的真谛。”这解释实在有些牵强,在“第一时间”把“满分作文”投入市场,赢得先机,赚取最大利润,才是真正目的。至于其中真假,和带来的后果,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也许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是:从她手上出笼的“第一时间”的、全国最早的年度“满分作文”实际上成了各地报刊、书商、老师和学生追捧、效仿、研究的所谓“满分作文”的源头,或者源头之一。“满分作文”引领作文辅导的方向、左右作文辅导甚至写作技巧,激发起学生投机取巧、仿作、宿构的极大热情,已经是应试作文、甚至是日常作文训练当中无法回避的现象。
  如果“满分作文”只是些篇幅比较短小、体裁有些新颖、风格显得另类的学生或者成年作家的已经发表过的短文,那么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年8、9、10几个月份都有“满分作文”被揭露涉嫌抄袭剽窃。甚至到了2006年5月,并不是炒作满分作文的最佳时期,“天涯社区”上发布了曾颖的《我的文章被抄袭,成为满分作文》帖子,引起热烈讨论。2006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白岩松主持的“本周”栏目,把曾颖的文章被抄袭并获得去年江西考区“满分作文”和它所引起的讨论,列为本周七个“热点”之一。
  这些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内在关联,促使刘加民做出这样一个判断:媒体上炒作的“满分作文”大多来自考场之外,属于假货;极具市场号召力的“满分作文”实际上是不良书商商业炒作的恶劣后果,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不知情,都信以为真,包括天涯社区、《江南都市报》和央视“本周”栏目。若是拿着媒体上抛出来的“满分作文”按图索骥、追根溯源,追查到高考阅卷相关部门,找到保管试卷的仓库,大海捞针寻找这些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才叫一个尴尬!
  刘加民对这些年来作文界的问题的调查研究兴趣更浓厚了。他不久就写了短文《告诉您“满分作文”的秘密》,发到网上,几天后,发现不少网站转载,甚至收到了读者电话。
  (未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高考“满分作文”背后的惊人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