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饭点的晚餐
不到饭点的晚餐下午五点半,路西不远处的学校里第三节下课的铃声响过,路东临街的牛肉汤馆里的掛钟也跟着响了一记。坐在窗前向路西的高楼大厦呆看着的姑娘站起身来,走到水池跟前,开始洗刷中午客人们吃饭用过的碗筷盘碟。
不到饭点儿,专管收钱的老板娘和掌勺师傅还没来,汤馆里只有姑娘一个人放水倒水和碗筷盘碟相互碰撞时发出的声音。
“哗啦”一声。一个人掀开门上的塑料挂帘走了进来,脚步声踢踏踢踏;紧接着又是“哗啦”一声,又有一人跟着进来,脚步声“咔咔”地响。
姑娘站起来,老板和师傅不在。她理所当然地就成为汤馆里的大当家的。只见她在围裙上擦了擦湿漉漉的双手,有作有派地走到汤锅前。
前边进来的是个大人,四十多岁的样子,走路的声音“踢踏踢踏”,看样子是个爹。后边跟着的十六七岁,走路的声音“咔咔”作响,肯定是那个当爹的人的儿子,因为两个人五官眉眼很十分的相似。只是当爹的显得粗壮些,当然是和进来后径直走向饭桌的那个是儿子的相比,其实他并不显胖,而且是属于那种单薄的瘦肉型的。
当爹的摸出五块钱递给姑娘,伸手从盛馍的托盘里拿出四个烧饼,姑娘已麻利地冲好一碗师傅事前配好作料的汤。
当爹的小心翼翼地把汤碗和烧饼放在儿子面前,又把一双筷子递到儿子手中,就坐在桌子的对面。儿子摘掉耳机,停住咕哝,先把一个烧饼掰成块,泡在碗里,又拿起一个烧饼边吃边喝。一会儿功夫,两个烧饼一碗汤到了儿子的肚里,碗底仅有的几片肉还在,儿子端着碗走到汤锅前。
姑娘又给盛了一碗汤,胡乱地放了些盐、味精什么的。儿子把汤端到当爹的跟前,把碗放在桌上,伸手接过当爹的递过来的四十元钱,转过身去,“咔咔”地,两肩往上一耸一耸地走了。
当爹的也学着儿子的样子,把一个烧饼掰碎泡在碗里,一阵“忽哧、吭哧”之后,把碗底的几片肉夹进另一个烧饼里,用个塑料袋包好装在上衣口袋里。然后和来时一样,“踢踏踢踏”地走了出去。 你说这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现在的孩子好象大都这样吧..哎.民族的悲哀//// 多幸福的一家人!
他们显然是贫困之家,为了儿子上学压缩开支。儿子挺懂事的,知道给父亲打打牙祭,把最后的牛肉片儿留给父亲。父亲呢?显然是把仅有的几片肉留给了家里的人----夹在烧饼里带走了。 很现实的场景。细微处见巧妙。 好文章! 多幸福的一家人!
他们显然是贫困之家,为了儿子上学压缩开支。儿子挺懂事的,知道给父亲打打牙祭,把最后的牛肉片儿留给父亲。父亲呢?显然是把仅有的几片肉留给了家里的人----夹在烧饼里带走了。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09-4-3 12:09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老师讲解的真详细。。。。 好!有点<一碗阳春面>的味道! 多幸福的一家人!
他们显然是贫困之家,为了儿子上学压缩开支。儿子挺懂事的,知道给父亲打打牙祭,把最后的牛肉片儿留给父亲。父亲呢?显然是把仅有的几片肉留给了家里的人----夹在烧饼里带走了。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09-4-3 12:09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草老师的小小说是一种享受
描述的曲折紧凑感人 多幸福的一家人!
他们显然是贫困之家,为了儿子上学压缩开支。儿子挺懂事的,知道给父亲打打牙祭,把最后的牛肉片儿留给父亲。父亲呢?显然是把仅有的几片肉留给了家里的人----夹在烧饼里带走了。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09-4-3 12:09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感 很现实的场景。细微处见巧妙。
细柳叶 发表于 2009-4-3 17:05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阅毕,同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