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 发表于 2009-4-3 11:29:22

转海峡战版 清明,潮湿的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到清明,就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那脍炙人口的诗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已经明文规定为法定的节假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整六十年了,仿佛想通了,把这个几千年的节日正式确定。节日一词,总让我联想到欢乐、缤纷、热闹。然而,清明时节,却令人源回忆而悲凄。每到此时,我的心是潮湿的。
         每次参加的葬礼,心灵都会经受一次震撼和洗涤。透过泪眼看着躺在鲜花中央的亲人或朋友,对生命的感悟与感叹便更加的深刻。生命过程的精彩与否,最终的归宿,都只能是一个结果!我们赤裸裸的来到人世,拼搏几十年,失意也好,辉煌也罢,在最后那刻,除了身上那套寿衣与那身裹布以外,什么都无法带走!包括对人世一生的记忆。人的生命如此脆弱 ,诞生的时候那么慢长,离去的时候那么短暂,只留下岁月痕迹和沧桑。生命的过程正是如此,就像一片树叶,该生的时候,生气勃勃的来,长其绿,现其形;到了该落的时候,痛痛快快地去,让另外的叶子又从起落疤里新生。
       清明一天天走近,不管有雨无雨,清明在我的心中总是一个湿漉漉、沉甸甸的日子。此时的我,多想给远走的亲人和朋友在雨中撑起一把伞,在风中给您们披一件衣,在雪夜里给您们送一盆碳,在疲惫的时候,给您们泡一杯香茶。千言万语,都道不尽心中的哀思。
       生命是一种长度,更是一种宽度。感怀亲人的往昔,让自己从容面对人生,这也是每个感怀人的动力,善待人生,过好每一天,就是对逝人的最好怀念。一簇新绿,一声鸟语,一曲蝉鸣,那都是生命的象征。生命的欢愉来自于享受人生,享受人在于对生命过程的体验。当你从你的生命过程中不断地收获着感动,不断地得到生命美的体味,你就会觉得:活着,真好!

猎豹 发表于 2009-4-3 11:31:59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初一寒衣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猎豹 发表于 2009-4-3 11:32:20

猎豹 发表于 2009-4-3 11:32:36

爱牙俱乐部 发表于 2009-4-5 21:14:29

生命是一种长度,更是一种宽度。感怀亲人的往昔,让自己从容面对人生!
好 牙 品 味 人 生!

生锈的菜刀 发表于 2009-4-6 10:01:52

豹哥文人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海峡战版 清明,潮湿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