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の肆神 发表于 2007-10-21 10:30:32

十月,在路上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校园网盟—我们网,中国教育在线校园频道与你一起领跑。

  也许“在路上”一词,本身如“后来”“如果”一类,丰富到暧昧,但又不坦白而显得隐晦,最简单的字构成最难描述的词汇。

  自己在脑海中搜刮这个词所存在的影象,居然真会有几个小片段。

  首先是自己手机屏幕上那辆在阳光下的自行车,虽然由于拍摄角度,只能看清前面的一个轮子,但和它在一起的时候,总在路上,向着自己的方向。

  接着的是许巍那张并不怎么耐看的脸,是新专辑的缘故吧。历年经典十二首作品的《在路上…》的作品集应运而生,它寓示一段旅程的结束,也是一路最精彩的风景。这是整理,是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用一种感恩的态度缅怀过去,而未来——在路上。 

  然后,无法避免的是杰克·凯鲁亚克。是先读完鲍伯。迪伦的《像一块GUN石》,才去找杰克的《on the road》。

  据说由他用三个星期在一卷30米长的打字纸上一气呵成。不可否认,它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是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经典。主人公萨尔·帕拉迪斯为了追求个性,几次横越美国大陆,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即使一直在路上,他与他的伙伴过着浪荡糜烂的生活。

  有段评价:“如果有风,没有方向,如果有梦,纠缠欲望。我们是被时间抛弃的一代人,在过去与未来的旋涡中空洞的上升下降。疯狂的是激情,燃烧的是青春。火光之后的余烬。整整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凯鲁亚克笔下奔涌而出的幻象。我们在白天猛睡,在夜晚醒来,蛰伏的灵魂缓缓注入血液,然后天黑了,垮掉的一代开始唱这曲人生的挽歌。”

  不可能经历那样的一个年代,但疯狂的他们,激烈的他们也曾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寻觅一种信仰。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记述了他在欧洲和北极的游历。

  不论是文化,是历史,还是自然的沉淀,驻足的人怎可能有更深的解读?有时我在想,在外漂泊的人们会孤寂,但也是最有人生智慧的,在路上的人,不停在吸收天地间的灵气。

  ……

  何为路呢?现实与理想之间那段算吧。

烈火中永生 发表于 2007-10-21 11:41:13

:y187: :y187: :y18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