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驴驮布袋(端午征文)
又是一年端午时儿时的端午在我的记忆里已显得十分淡薄。看到论坛的征文,勾起了我那已觉久远的回忆。记得儿时的端午,人们会提前将艾蒿插至门上,那时并不知插它作甚,只是长大后,才了解人们在端午这天洒扫庭院,挂艾枝,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那时条件有限感觉就没吃过粽子,也是后来才知,吃粽子的由来是源于古代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不愿随波逝流,不愿意违背良心迎合统治者的欢喜,宁愿终身固穷而不悔,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 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的蛟龙。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着。现在粽子倒是种类繁多,花样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档了,可节却过的越来越没意思了。能让我留恋的只是那内包香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的“老驴驮布袋”了。
年轻时的大嫂心灵手巧,每到端午就会给我们周围的小孩变着花样,绣出各种精致形态各异的香袋,有圆的、心形的、小鸡、小狗等,五彩的丝线镶边、做穗儿,中间填上香料,小伙伴们会不时拿起闻闻,大声喊叫“老驴驮布袋,越驮越自在”到处疯跑,小女孩儿的胳膊上也会多出用五彩丝线做的手链。
现在每年的传统风俗越来越淡,好像已不见踪影了,唯有那用心绣满爱、绣满祝福的老驴驮布袋,给我带来童年生活无尽快乐的怀念。 很怀念童年时的端午节,那时过节可以改善生活,孩子们都很向往 让人好像回到儿时的美好回忆 让我在倒回几十年,嘿嘿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都会自己动手缝几个的,自个儿拿着玩儿,也给家里的老牛缝一个,好让它舒服又自在,干活也更卖劲. 现在都忘了怎么缝了,去年动手缝了一个,可怎么看都不像,没有小时候缝的那么好看,最后只好扔一边了. 童年的时光真好 啊 欣赏中,,,,,,,, 童年的时光悄悄地流过,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怀念。 童年的时光悄悄地流过,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怀念。 我 小時候沒有关于香包的回忆,总觉得那和定情物有关。是在古戏里看多了哈。 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我还用毛线钩织过小动物里边装上香料挂在胸前!一晃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回忆也是一种美丽! 从前往事都已休,懒寻旧梦 肯把壮怀消磨了,做个闲人 今天上百度一搜索 老驴驮布袋 第一条就是偃师论坛,是不是只有咱们这里有这说法。今早6点多到会上给孩子们一人买了一个,一个老驴驮布袋一个老虎,哈哈 童年的时光悄悄地流过,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怀念。
老顽童 发表于 2009-5-23 15:39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