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荷清影 发表于 2009-12-21 11:51:44

文学也“低碳”

文学也“低碳”

文/雅荷清影

2009,我已习惯在文字的百花园中酿制生命的酒浆。

文学论坛上,我狂喜可以结识那么多同道的朋友,我迷醉可以有海量好书佳作可资品读,闲散时我也会守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里耕绩,终于,在这个岁末,绽出一小朵不算娇艳但馨香无比的小蕊来!我的一篇赋闲之文登上了《洛阳日报》。

一位文学前辈如是说,要创作,就要思考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寻取创作素材。如是,我每天看到什么都会想着怎样把它描绘出来,再不贪恋于海阔天鸿的神聊,也不沉迷乎种菜偷菜游戏人生。工作之余,即于斗室之中,打开电脑,或学习文友精华,或构思酝酿新作,或读书做摘记,或下载诗文来记诵,晨起,学生读课文,我则徜徉其中,诵我诗文。

天大寒,巾挂即僵,搓手抱炉,依然不辍,有宋学士濂先贤在前,诸友磨墨发愤在侧,我小心沃灌着这文学之根,每日里脚步匆匆,只为看她一眼,以免耽误了她的成长。

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全面实现低碳生活成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

在这个09年的岁末,稍事盘点,居然发现,由于对于文字的痴迷,于不觉中,我已“被低碳”。

很少上街,免去烟尘蒙面之苦,衣服脏得也慢,自然洗的频率也放慢下来,又省去数千克洗涤、烘干、熨烫所产生之“碳”,电动车也减去充电放电奔波之苦,环保节能又养生。疯狂购物曾经是我减压与愉悦身心的一种手段,如今,既已移情别恋,不上街,便减少了消费,报纸上不是说嘛:低碳生活,从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做起!须知一件衣服从它还是庄稼地里的棉花、亚麻开始,历经漂白、染色等工艺变成纱线、面料,制成成衣之后经过物流和使用,直至最终变成垃圾掩埋降解或焚烧,每一个环节都在排放着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呢!不仅少了购物,还生发出一些创意来,虽然咱手笨些,不会像有些同事,会DIY,将一条旧牛仔,剪剪拼拼,订在墙上做储物兜,但咱心不拙,偶尔也会将旧年的棉衣、大衣裹在身上,再混搭件或长或短的毛衣,或系条时尚新款围巾,就装点出不同往年的风致了,“旧瓶装新酒”,不醉也癫狂!

不仅少上街,而且加强了回家,俺充分发挥偷懒的本性,除了工作写字,俺再不做饭,严冬做饭,费能源费力气还费俺的纤纤玉指,坚持上班班上吃,下班回家吃,反正这些水呀煤呀电呀都是非浪费不可的,也不多我一人,其实俺并非生性懒惰之人,实在是俺也想做“低碳达人”之故。俺知道大家已经以我为“懒虫”典范了,说再多也是托词、自辩,但俺还想弱弱地说上一句,生活是最好的文学矿石,孝心是最纯美的人性之花,每周我们三口回家看望老人,还是一种孝心地体现,婆婆去世,家中只有70岁公爹一人,平日颇显孤寂,周末的团聚,一家人说着玩笑话,做着好吃的,真是其乐融融!何况这时,公爹总是谈起乡间邻里人情世故,其鲜活生动,也给了我诸多写作灵感。这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某日,我观文友“大象谈史”系列,惊叹于该友的博学善思,猛然发现我收集的已用过单面的一摞打印纸,于是心血来潮,将“大象谈史”打印成册,闲时翻看,莫不也“低碳”?

也有心将诸友文心慧根,装订数册,品评咂摸,免去每日网海泛舟偶尔的浮躁感,岂不好?有些东西,是需要拿在手里面,才可生出妥帖与安稳的。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非能力,是一种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低碳”经历。

昨夜,儿子把自己创作地“请勿吸烟”的广告牌,郑重地张贴在卧室显眼位置上,今晨,又看到一则公安部对酒后驾驶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的通知,深感低碳生活就在身边!

今天,你“低碳”了吗?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09-12-21 12:31:40

紧跟时尚潮流,“低碳”生活有欢乐

挥笔畅想 发表于 2009-12-25 23:56:18

看文章-----你多学博才,
看思想-----你关心地球。
   学习了。

细柳叶 发表于 2009-12-26 14:25:31

真实的是我们爱上文学了/努力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学也“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