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尘封十四年的珍贵照片
1960年4月20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及副总理彭德怀、习仲勋等中央领导领导偃师县东寺庄视察,刘主席一行首先看观了中央试验田“百亩小麦丰产方“,后刘主席又亲手按下地埋管道皮阀,试水浇地,并赞扬说”用地下管道浇地,既省土地,又节约用水,应该推广。“鼓励搞好小麦高产试验田,取得经验,推广全县。然后合影,留下了美好的纪念。然而,正是这次接待和合影,却是时任村支部书记的王玉振经历了不少磨难。“文化大革命”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成全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使不少人也受到牵连,王玉振便是其中之一,因此而在“文革”中受到多次批判,并逼其交出“黑照片”,和刘少奇划清界线。为此,王玉振思想压力很大,整天饭吃不下,觉睡不好,群众担心,家人害怕。一次,一个造反派干部指着王玉振说:“你保存刘少奇的黑照片,这是路线斗争的大事,弄不好还要打成反革命。”但王玉振认为,刘主席、周总理来视察,这是我们村的光荣。这些照片是党和国家的珍贵的历史资料,决不能随便交给他们。为防不测,王玉振把照片分成两组,一组清晰的,一组模糊的。当一伙“造反派”再到其家威逼交出“黑照片”时,他便将一组模糊的照片拿出,“造反派”接过照片,指着王玉振说:“要随时接受批判!”这对王玉振震动很大,家里就这几件房子,放到哪里最安全呢?在麻雀窝上受到启发,他小心翼翼地用塑料布把照片包好,搬梯子把照片放在屋檐下梁头上 的凹陷处,然后用泥巴糊好,看上去和墙壁一样平整,这是才放心地下来。直到1980年县委书记宋富根带领《河南农民报》记者来调查了解当年刘少奇主席视察东寺庄的情况,查找原始记录照片时,王玉振才搬梯子把封存在屋檐下14年的照片取出,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时隔不久,刘主席、周总理当年视察东寺庄的文章、照片,先后在《河南日报》、《人民日报》发表。后来,中央文献研究室又对原照片进行复制,并陈列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原照片及有关文献资料陈放在东寺庄村《刘少奇、周恩来视察东寺庄纪念馆》。 一张照片就是一段记忆,一段历史。 至今已经50年了,半个世纪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