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畅想 发表于 2010-3-2 01:14:19

阴曹阎王帮反腐(唢呐场里话报应)

本帖最后由 暮春之月 于 2010-3-2 21:50 编辑

(原创) 阴曹阎王帮反腐(唢呐场里话报应)      (此文没灌水)


       虎年大年初一凌晨,迎喜接福的鞭炮劈哩啪啦响得像炸开了锅,质朴的老百姓沉浸在虎年伊始的欢乐气氛中。

       可赵家的院子里隐约的传来了哭泣声,和外面的气氛极不协调。

       吃过饺子的人们在大街上相互祝福新年发财。

      赵家却封门闭户。

      消息灵通的老百姓传来了个信息:赵家的老婆大年初一凌晨死了,故和赵家要好的农民也非常尴尬,无法去登门道喜。

       (人故有一死),但死到大年初一就有‘讲究’了,这是乡下人的说法。

      ‘破五’的下午赵家门前搭起了唢呐班的小舞台,不时传来悲哀的唢呐声。证明他家真真正正死了人。

       过去凡是婚丧嫁娶都请唢呐班吹吹打打,儿孙是为了尽孝道。如今可不一样了,现在是死了老年人或的过三周纪念才请唢呐班。据说大凡人活着都会办一些昧良心的事情,冤枉、得罪一些人,在他死后往阴曹地府去的路上,这些冤枉的灵魂会给他发难。唢呐班一响,这些鬼魂听着唢呐,就把‘拦路’的事情忘记了,死人灵魂就可畅通无阻去向阎王爷报到了。

       故赵家请唢呐班也在情理之中。

       晚上七点半唢呐班就吹起来了。老百姓都带着小凳子来看戏,如此说是看戏,倒不如说是来看热闹。农村人可和城里人不一样,城里人一般是对面不相识,而农村人土生土长在一起,谁家的坏事好事都略知一二,更何况赵家也算个不大不小的‘名人’。乡下的老百姓就是这个样,谁也堵不了谁的嘴,少不了舞台下面叽叽喳喳。

   “她男人年轻时的事情你不知道,他当生产队会计时把生产队社员一年的血汗钱都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了。”

   “我咋不知道,那是生产队买马的钱,他说丢了。”

    “鬼才知道是不是丢了……”
   “人家就是会钻拱,后来大队又让人家当了纸箱厂的会计。”
    “你不知道吧,当纸箱厂会计更那个……”
   “谁都知道,算账时少四十万钱,上午还在算账,到下午他说账本丢了。……”
   “天知道,他知道,谁知道钱弄到哪里去了。”
    “你说人家能不能,纸箱厂的账还没有算好,就当上大队会计了,不服不行吧!”
    “谁说不服了。你看看人家不种地,也不搞什么生意,又没有亲戚帮忙,不是照样在城里花了几十万买了房子。”
    “听说房子值几十万呢!”
   “还有个事情,你肯定不知道。”
   “啥?”
   “他不当大队会计以后,给他干亲戚的造纸厂当会计的时候,买两车废纸,他记三车。他卖纸很多都不记账。后来纸箱厂垮了,买纸人欠纸箱厂的钱也不敢去要了。”
    “连小孩子都知道,我咋会不知道。就那人家还有几十万的存款。”
   “人家的存款你咋知道的?”
   “笨笨笨,姓赵的不是说过,如果谁能治好老婆的病,就拿几十万钱谢谢。”
   “啊!我想起来了。多可惜,她才六十四岁就死了。啧啧!”
   “就是啊!不义之财还没有花完就死了,真是可惜!是该享清福的年龄啊!”
   “咱看不见阎王爷,阎王爷可是能看见世上人在干坏事和好事。”
      这时唢呐班唱起了秦雪梅哭灵的唱段。
   “唢呐班也真是的,人家是死了女人,唱的是哭男人。……”
   “哈哈哈哈哈”
   “人啊!还是多办好事的好,办好事心里踏实。”
   “就是就是,办好事半夜叫门心不惊。”
      这时一个小青年说:“阴曹地府的阎王爷也帮忙反腐倡廉了.”

          ……
      大年初六下午埋葬了赵家老婆以后,他再没有抛头露面。

羚羊 发表于 2010-3-2 09:58:13

是报应吧!

大名单车生活馆 发表于 2010-3-2 10:08:03

有因有果

西亳人家 发表于 2010-3-2 16:55:49

一气看完,写的有声有色啊

风天使 发表于 2010-3-2 18:10:52

耐人寻味,学习了

了犹未了 发表于 2010-3-2 20:28:54

非常真实的感觉,因为在村里人们是经常这样议论的,好题材。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10-3-2 21:50:23

有神有色

逍遥马 发表于 2010-3-2 22:15:09

记实文学!

西亳人家 发表于 2010-3-2 22:21:39

这不光是一个帖子,更是一个教育贪官的 好教材

老乡 发表于 2010-3-3 08:45:19

现实引人深思。

细柳叶 发表于 2010-3-3 09:43:43

反腐倡廉前沿阵地/支持/

绿树成荫 发表于 2010-3-3 10:28:06

阴曹地府的阎王也开始反腐倡廉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阴曹阎王帮反腐(唢呐场里话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