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四川的两个和尚
四川的两个和尚吃饱喝足了,玩的也腻了,要干正事了,该打打气了。
发一篇五九年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文以共勉!
-----------------------------------------------------------------------------------------------------------------------------------------------------------------------
(标题忘记了)
作者:吴敬梓
蜀之壁,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欲富者曰:“吾欲至南海,何如?”
富者曰:“指何侍而往?”
贫者对曰:“吾一瓶一钵足也!”
富者曰:“指何侍而往?”
贫者至南海还,富者有惭色 {:1_368:} {:1_334:}{:1_334:} 灌水~~~
{:1_349:} 文学爱好者同仁们!大家共勉啊! 坚持前行,还要守的住寂寞1 清贫、寂寞、坚持。 网友帮我找到原文:
此文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原文: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持而不可持也;自持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四川的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行吗?”富和尚说:“您凭着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前就雇条船顺江而下,到现在还没去成;您凭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朝佛回来了。他把自己的云游经过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了,显得很惭愧。
从四川到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所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有时)可以依仗(有时)却不能依仗;自己依仗自己的聪明却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荒废了自己(的聪明)的人。糊涂和平庸,(有时)可能限制人(有时)却不一定会限制人;不因为自己的平庸就放弃自己,而努力学习不知疲倦的人,是自己激励自己(走向成功)的人。
题目为:蜀鄙二僧。
作者:彭端淑(1699 ~ 1779) 字乐斋 清代丹棱(今四川丹棱)人。
此文选自《白鹤堂文录》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此文主要讲的是四川边远的地方,两个和尚要去南海的故事。 人贵有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