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扁担
老家的扁担在我老家的临街屋里,至今还存放着两条扁担,确切的说,一条是大扁担,另一条现在是担水钩担,这两条扁担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几乎形影不离的陪伴了我六年。
一九六零年我小学毕业后,又上了半年民办中学,到次年春天学校解散,我开始学做农活,当时是大集体,刚散伙(全村人吃一锅饭),不仅人没吃的——队里的牲口也吃不饱——既没料,也没草。我们这些十二、三岁的辍学少年每天要干的活就是到地里给牲口‘弄口粮’,春天背箩筐挖嫩草,夏秋季节担担子割青草,冬天得上山割干草,而所需的工具之一就是扁担。
那年的夏天,我向母亲要了五块钱,和比我大两岁的闷子叔一同去赶关林会,步行过马村河、刘富村,走了近二十里路;在会上看中了一根桑木扁担。我不会砍价,闷子叔会,替我还价,从两块五说到两块二,我买下了。回来时已过晌午,我们花六分钱在河边买了三斤西红柿填了肚子趟河回来。此后的日子,除了雨雪天,这扁担就随着我和我的同伴们早出晚归,割草拾柴。几年里,从南山到北滩,我们踏遍了方圆十几里的沟沟坎坎。我也从一个瘦弱的少年磨练成了五尺多高的小伙子。
人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岁月如歌”来形容,在我的青少年时代,更多的是“岁月如泣”,因为我们经历过太多的磨难!有时候,一件小事会使你终生难忘。一九六二年的一个暑天中午,当我担着百余斤重的山草艰难的下到山底时,过度的饥饿与劳累使得我双腿发软,再也走不动,我下到河底,爬下身子,用手拨开小水坑上边漂浮的羊屎蛋,喝了个够,然后起身勒紧腰带,也只是挪动了不到三百米;这时队里一个段姓的嫂子看我实在走不动,就从兜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糠饼子递给我让我吃了先把草担回去,我感激极了。说实在话,象这种用粗糠加上一点红薯面烙的饼子,现在连狗都不吃,但在那时,我觉得它简直比肉都香!至今记忆尤新。
后来几年,我长高了,每天割的草也多了,以前的扁担已经承受不住一百多斤的重压,我不能光去借用别人家的大扁担,就又去买了一条,把原来的桑木扁担改成钩担,平时挑水用。新买的是一根山杂木做的,又结实,又轻,而且弹性又好;冬天上山割山草,七八里路,中午带些蒸红薯不回来,到下午三点左右下山,那扁担在肩上一闪一闪的,一百五六十斤重的担子,根本不在乎。我曾经用这条扁担往麦场里担过麦子,往家里担过柴火,也往地里担过粪,扁担的中央磨的油光发亮;修老宅院里中间的隔墙时,扎根脚用的石头大多数是用这根扁担从沟里挑上来再用架子车拉回家的。
一九七二年我第二次出来工作后,这条扁担除了我父亲和四叔用以外,因为好使,邻居们也经常借用。八五年以后,农村的架子车和毛驴车多了,大扁担就很少再用,基本上闲了起来;父亲去世后的这些年,家里不再种地,而村里大多数人家也都添置了拖拉机和机动三轮车,大扁担没有了它的用武之地,真正的“退休”了。
今年春天,我在清理老家旧物时,发现扁担由于多年不用,上边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光泽,满身长满了绿毛,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霉味,我舍不得仍掉,用抹布仔细的给它搽了又搽,放在院子里晒了一整天又收了起来。我不是财迷,也知道它不值钱,但我对它有感情!它和我一起经历了我将近一生的磨难和欢乐,我更喜欢它的韧性和直来直去、心里没有弯弯的品质,这些品质正是我们曾经提倡并且曾经拥有过而在近二十多年里被人为的虚伪故意掩盖与歪曲了的灵魂与信仰!看见它,我会想起我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它并不精彩——甚至还有些酸涩,但它能磨练一个人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意志。看见它,我会为自己的大半生工作经历感到欣慰,感到满意——因为我一生都在学它——从性格到品质......。
冉阿让 回忆童年很美好回忆童年很辛酸,但童年的经历给你了毅力。因为我的童年比你更那个……
我不是财迷,也知道它不值钱,但我对它有感情!它和我一起经历了我将近一生的磨难和欢乐,我更喜欢它的韧性和直来直去、心里没有弯弯的品质,这些品质正是我们曾经提倡并且曾经拥有过而在近二十多年里被人为的虚伪故意掩盖与歪曲了的灵魂与信仰!
这就是你的收获! 。。。。。。。美好的童年。。。。。。。 难忘的童年岁月 睹物思情。
它和我一起经历了我将近一生的磨难和欢乐,我更喜欢它的韧性和直来直去、心里没有弯弯的品质,这些品质正是我们曾经提倡并且曾经拥有过而在近二十多年里被人为的虚伪故意掩盖与歪曲了的灵魂与信仰!看见它,我会想起我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它并不精彩——甚至还有些酸涩,但它能磨练一个人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意志。看见它,我会为自己的大半生工作经历感到欣慰,感到满意——因为我一生都在学它——从性格到品质......。 楼主是个60多岁的老人了吧 fayang扁担精神,奋斗拼搏。 扁担上的深情颤悠悠! 因为我一生都在学它——从性格到品质......。 要的要的 本帖最后由 草千里 于 2010-3-26 02:21 编辑
那时有件趁手如意的劳动工具也很不容易。欣赏美文,在精炼一些可以投稿 扁担,见证了历史的发展。现在的孩子恐怕不知扁担为何物了 欢迎你,冉阿让老师 难忘的记忆! 也经常听父辈们讲这类故事。虽然艰苦却难忘! 欢迎你,冉阿让老师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10-3-26 12:07 http://bbs.yanshi.cc/images/common/back.gif
不敢当!我只上过小学。 再来品读《老家的扁担》 很不容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