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记忆
当天空中传来布谷鸟“布谷,布谷”的歌唱,淡淡的麦香和着青草的味道,丝丝缕缕的沁人心脾时,麦收的时节又到了。从开始会下地割麦起,年幼的我总是以为割麦是一种苦差事,是那样劳累难耐,丝毫没有父母的那种收获的喜悦心情。每天一大早便被父母叫起,不情愿地跟在父母的后面磨磨蹭蹭地走着,到了地里,在地头站成一排,弯腰,开镰,噌噌噌……随着镰刀的挥动,麦子便成片地铺在身后,虽然有父亲谁先到对面地头奖励谁的承诺,但是我总是有时会忍不住坐下来忙里偷闲地歇一会,捡两支青麦穗,用稚嫩的手掌搓几下,用嘴吹起纷纷扬扬的麦糠,然后认真地剥去每一粒麦粒上的皮,小心地把那圆滚滚的晶莹剔透的麦粒送进嘴里,细细地品味着新麦的滋味……
早饭时间到了,疲惫的我们,啃了一些干粮,坐在树下休息。微风吹在身上,真舒服呀。舒展一下身体,感觉竟很惬意。只是这小憩的时间太短暂,又开始接着割了,腰像散了架似的,越弯越困难,越来越不想动,结果越割越慢,低头不是被麦芒戳脸,就是镰刀割破了手。更难忍受的是,太阳也不知不觉升起来了,在火焰般的光芒和着热风无情的炙烤下,汗水开始往下淌,流到眼睛里涩涩的难受。再看胳膊,不知何时也被麦芒划出条条血纹,汗一浸,针扎似的疼痛。
临近中午的时间是最难熬的,头顶搭着衣服的我,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地头,肚子里咕噜噜地叫着…唉,真是又饥又渴。这时远处公路边传来卖冰糕的声音,这可真是及时雨呀,在得到父亲给的钱后,我飞快地去买回冰糕,2分钱一块的冰糕,我们惬意地品尝着,姊妹几个相互看看,小脸上都落满了麦灰,都成了黑乎乎的小包公,互相取笑着……
终于割完了,接着便是将麦子装在架子车上往场地里运,打麦,嗮麦…..每一道工序都是辛苦而又劳碌的,‘粒粒皆辛苦’真的是很贴切的写照。
又到一年麦收时,我不再心急火燎地往家跑了,利用大型收割机直接收到的是干净的麦粒,麦收也远没有以前那么累了。然而,曾经的麦收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麦收对于我这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仍然有着既亲切又重要的意义。
或许只是因为我是农民的女儿。 ‘粒粒皆辛苦’
那个时候啊,孩子们的暑假作业不是上复习班和特长班,作业就是去拾麦 2分钱一块的冰糕,我们惬意地品尝着!美滋滋的! 写得太真实了,好像又把我带到那个年代,那时候知道了;汗滴禾下土,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知道了粒粒皆辛苦。2分钱的冰糕再也没有了,一块钱的冰糕也没有那时候的冰糕好吃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