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愿者
志愿者志愿者是指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 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同志。志愿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一定专业特长,通过必要的程序和手续加入到志愿者组织中的人员,这种类型的志愿者主要是参与专业性、技能性、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另一种是围绕重大活动或某一专项工作临时组织招募的、没有加入到志愿者组织中来的人员,这种类型的志愿者主要是参加群体性、集中性、随机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志愿者特征志愿者行动在蓬勃兴起的进程中,形成了符合时代和青年要求的鲜明特征:
一是强调自愿。志愿者行动以激发基于道义、良知、同情心和公民社会责任感等同志们内心行为动机为主要动员手段。组织者公开招募,参加者自愿报名,充分尊重了当代青年平等参与的意识。
二是参与广泛。由于符合同志们的愿望和社会的需求,志愿者行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凡是有群众的地方,都不受空间、时间、职业等方面的局限和普遍开展,并在全社会形成了强烈的辐射效应。
三是讲究实效。志愿者行动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活动,又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教育内涵,具有服务他人、教育自我、优化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功能。
四是持之以恒。各级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者,非常重视讲究使活动经常化的途径和形式。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完善志愿者组织,培养和稳定志愿者队伍,加强机制建设,并创造和完善了使活动经常化的“一助一”长期志愿服务和运用志愿者服务基地开展活动等形式。
志愿者行动志愿者行动是在总结学雷锋活动和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由团中央于1993年下半年发起的,并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以倡导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志愿者行动是“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青年工作的新发展,是动员青少年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裁体,是青少年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完善自我的新课堂,是共青团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新途径。
志愿者任务志愿者行动的基本任务是:改善社会风气,建立温馨、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和市场经济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道德整体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城市发展、城镇管理、社区建设、抢险救灾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提供志愿服务;为有特殊困难,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以及贫困地区提供志愿服务 志愿者精神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学习中!希望并热烈欢迎大家多来学习版块充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