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 发表于 2008-2-26 12:18:25

助人为快乐之本

助人为快乐之本

奉献既是个人的行为,也是团队精神的体现,更是自我实现的体现。
   
奉献是人类的精神,也是我们倡导的义工精神之一。虽然,我们把我们的爱心奉献给
我们的受助者,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相互帮助的。在我们踏上爱心路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在教导他人、帮助他人,又或者是在施惠于他人,而是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这就是助人自助。   


    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要尽力做到要全身心投入,要有爱心、恒心、信心、耐心、细心,还要有时间。
   爱心,相信我们每个义工都有,没有爱心和奉献精神也不会选择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来当义工;
   恒心,是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或者是一时头脑发热而为之;
   信心,是要建立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得到,能做好;
   耐心,与我们的受助者相处,需要非常有耐心(开导、倾听);
   细心,要时刻注意着受助者的言行,以便作出及时的应对。
   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新、顺序性的表现。我们要干任何一件的事情都必须需要时间。也就是说,时间是办任何事情的先决和必备条件,我们做义工献爱心,也必须要有时间。

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受助者的特征:
1、从性别上看,女性被助的机会大于男性。原因是,我们的社会道德规范有帮助弱者的要求,而女性在传统上是属于弱者的范围(公共汽车上就有“老弱妇孺专座”);
2、从年龄上看,一般来说,老人和孩子获得帮助的机会较多。原因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自我独立能力较差,因此有需要受到他人的帮助;
3、从身体健康上看,病人(特别是长期病患者)和残疾人更需要获得他人的帮助,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者;
4、从心理健康上看,婚姻、家庭、感情方面的求助者又相对比学习、工作上的求助者多。


怎样才能帮助到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呢?怎样才处理好助人者和被助者之间的关系呢?首先我们一定要记住几个原则:
1、任何时候都不能指责。我们无权去指责受助者的任何行为。
2、不能当面评价对与错。由于各人的观点与角度不同,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
3、不能告知求助者具体做法。我们只能因应求助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有建设性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正确引导,而不要直接告诉求助者具体做法。

西亳人家 发表于 2008-2-27 08:27:49

学习学习


逍遥辛苦了

惊起一鸿 发表于 2008-3-14 22:05:49

志愿者需要行动,而不是过多的言辞.成熟的志愿者应该懂得其中有乐也有苦,是苦与乐的交融.

大豆 发表于 2008-3-14 23:12:58

原帖由 惊起一鸿 于 2008-3-14 22:05 发表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志愿者需要行动,而不是过多的言辞.成熟的志愿者应该懂得其中有乐也有苦,是苦与乐的交融.



大家深思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助人为快乐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