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寺各 发表于 2008-12-1 01:56:48

飘香的爆米花

         飘香的爆米花



    媒体圈里的哥们坐在咖啡厅喝茶聊天时,老蘖要了份爆米花,爆米花的香味顿时弥漫在整个大厅中。闻到了爆米花香味后,自己一下子掉进了回忆的窟窿,不能自拔,不由使人想起童年来,那飘香的爆米花也曾慰藉过我苦涩而欢乐的童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我的家乡洛阳农村,孩子们一年到头能吃上几回爆米花,便是最大的快乐了。那时乡下最紧缺的是日用品、食盐,红糖也是定量供应的,别说如今孩子常吃的“巧克力”之类食品了。因而,那爆米花的香味儿便萦绕在农村孩子们的心头。从把玉米搬回家的那一天起,这爆米花的美味已在心头飘香。 冬日的夜晚,大人们围着火盆剥玉米,小孩子也以期盼的目光剥着新玉米颗粒,或者帮大人拾掇地上散落的玉米颗粒,或者帮大人拾掇地上的玉米芯子,盼着大口村的“拐子”大叔来村子里爆米花,好美滋滋地享受一番爆米花的香味儿!
“拐子”大叔推着放爆米花机的车子,走过斜阳照射的村道上,那黑里透红的脸上放着红光,尤其是那响亮的男高音纯美而动听,“崩蜀黍花喽——”、“崩蜀黍花喽——”,这诱人的声音响在沙寨〈师家寨〉老院中那棵古老的皂角树上,抖落的雪花飞扬着,觅食的小鸟也在皂角树上唧唧喳喳唱着欢乐的歌。村子的孩子们聚拢在生产队敲钟的槐树下,比划着玉米颗粒的大小,爆出米花的甜美,盛着玉米颗粒的器具一字行儿摆放着顺序。那时的孩子是很讲究规矩的,谁第一个传播“爆玉米花”的消息,谁就排在爆米花队列的第一位,能享受“拐子”大叔第一锅的免费“试锅”。这第一锅是不收费的,往往温度不够,会炸成没有开花的“哑巴豆”。因而这第一锅自然留给了传递消息的第一位孩子,这是村里孩子自定的规矩。崩玉米是一毛钱一锅,如果加一毛钱,崩玉米花的就会给加一些糖精。,
    大叔把黑漆漆的爆米花机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后。那个黑锅呈纺锤状,一个带着压力表的手轮,用来摇着使玉米在锅里受热均匀,而且是高压锅,从压力表上可以看清压力,便于掌握火候;那锅的下端便是用洋铁筒制作的火炉,火炉里燃烧的是炭煤,火势很旺。那纺锤状的锅也随着手轮的旋转而转动,重复着让人已习惯的动作。“拐子”大叔那娴熟的操作功夫,那悠然自得的样子,令儿时的我好生羡慕之情!他一边摇鼓风机,一边转着手轮,一边看着火候,待时机到了,便笑嘻嘻地朝蹲在他身边的孩子点点头,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操作,“要踩了,把耳朵捂住啊!”这时,我们都忽地跑到一边去捂着耳朵,眼睛斜视那长长竹筐, “嘭”的一声响过,大伙们便拾起散落爆米花,吃着笑着,看“拐子”大叔那张露着白牙的笑脸……
    忆得有一次,我和弟弟一起去爆玉米花,那是个雪花飘飘的冬天。“拐子”大叔来我们村爆米花,由于大雪覆盖很厚,找不到合适的石头压竹筐,他一脚踏着竹筐一边操作,显得很紧张。于是,弟弟主动提出帮大叔压住竹筐,谁知“嘭”的一声响过,那竹筐里聚气膨胀将弟弟弹出丈余地,好在雪厚也未伤着那里,惹得“黑脸”大叔哈哈大 笑,我们也乐了……
久居城市,很少听到“崩蜀黍花儿”的吆喝声了,这使得从小时候直到现在一直喜欢吃爆米花儿的我,在一次次等待过后的失望中,心想,这声音大约是永远消失了,消失在了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城市间,消失在了城市鳞次栉比冷漠无声的楼群面前。虽然闹市上不乏有电烤的爆米花儿;虽然它的干净、快捷、好吃,远非老式的爆米花儿所能比拟,然而,我最最不能忘怀的还是小时候农村老家的爆玉米花儿,不仅是它的味道,更有着它的难忘的情景和趣味……《山石寺各2001年于济南》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2-1 08:35:10

印象太深了,小时候和姐姐弟弟一们去崩炒豆,真好吃啊,能一直等到天黑类

阳光 发表于 2008-12-1 10:50:12

描写的真细致。。。。流口水了。。。!

逍遥马 发表于 2008-12-1 11:38:33

写得真好

维维安娜 发表于 2008-12-1 15:03:13

前两天又看到了 还被那 “嘭”的一声吓了一跳。。。却也被“嘭”声带回到了童年。。。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2-1 18:10:43

俺那时候叫崩炒豆,或者叫崩黍黍豆,不叫爆米花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2-1 18:11:01

爆米花崩的是大米小米

伊洛川 发表于 2008-12-1 23:56:16

原帖由 独孤老怪 于 2008-12-1 08:35 发表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印象太深了,小时候和姐姐弟弟一们去崩炒豆,真好吃啊,能一直等到天黑类
   有同感!

清泉石上流666 发表于 2008-12-2 19:34:22

叫崩炒豆,挺香的!回味无穷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飘香的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