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以为社会保障离我很远,直到这学期 ,接触了日常生活中好多太常见的词汇我才知道原来这都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只不过之前对其很无知而已。但它一直都在。
父母是农民,社会保障与他们的关系总的说来很纠结,总之不像城市里的人来的那么顺理成章。尤其是指养老保险。村里的有些人家还是有社会救助的,因为他们的生活很拮据,已经达到了国家给的标准。但是也有很多并不符合条件,还是得到了这个福利。
和村里的其他农民一样他们没有养老保险,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羡慕拥有养老保险的人,现在我学了社会保障我想我可以稍微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是历来的政策重视不够。
又如,1号文件虽然加大了对农村民生问题的关注力度,但侧重点并不在养老方面,而是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方面,此外还有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方面。
如果从农民的养老角度分析,所有这些投资、倾斜政策应该说是重年轻、轻老年,因为不论是投资、补贴,能够有能力获取的必然是年轻人,而对60岁以上的农民来说,也许还可以争取到一些,但对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来说,是不可能挣到今天的钱,获得今天的补贴,得到今天的好处的,这部分人已经没有这个能力。因而说,农民养老的实质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因为年轻人虽然得到了补贴,挣到了钱,但因为看到养老的基本保障都没有得到保障,由此惧怕花钱,不敢消费,甚至不愿意在老人身上花钱费事,这仍然是情理之中也是现实存在的事。据说,闻喜有个村子,老人看病在超过三千元后便自觉地不再治疗。
其次,农民自身经济能力不够。
相对城市养老,农村很艰难。城市市民有各种保障,尤其是大部分人有工资,并且一部分人的工资还相当高,因而其养老不论是儿女养,还是养老院养,都不是问题。农村则不然。农民越没钱越惜钱,越舍不得在老人身上花钱。从目前的农村发展情况来看,一代人基本上养不了一代人。
些生活在城市附近的农民或者少数有机会的农民,在干了一辈子后,还有较多的积蓄,可以供自己后半生生活保障无忧,而大部分农民,尤其是离城市较远的农民,积蓄一般都不很多,随着物价上涨,币值由过去的小面额变成大面额,过去看起来还觉得可以的一点积蓄,等到自己由青年变为老年的时候,实际上已贬值的不值几个钱了。而此时再去挣钱,对上了70岁的人来说,显然无能为力。
同时,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消耗更多的一个方面是看病。近年来,虽说是有了医保,但对已没有经济来源的农村老年人来说,那也只是一只美丽的花瓶。从农村医保来看,不出村医疗是全额报销,到乡镇医院治疗是按70%的比例报销,到县医院治疗是按50%的比例报销,而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由于食物、环境、心情各种原因,患上的都是心脑方面的重病,必须到县医院治疗,尤其是有一些病就目前来说,几乎没有治愈而不存在后遗症的可能,农民苦干一生,到最后,大部分积蓄就流入到这种无底洞了,加上一些药店恶意宣传,一些药一个疗程就是几千元,好多老年人将最后一点积蓄也就消耗殆尽于此处。而此时,他们需要更好的照顾,要么找保姆,要么进养老院,这些都需要很高的消费。作为农民的子女,要么出钱照顾老人,要么自己停止打工劳作去照顾老人,无形中影响到下一代人的生活水平。
再次,新农保力度不够。
前边已提到,目前实行的一些政策,普遍性的都是重视解决长远问题,但对眼下的问题却注视不够。某种程度上说,对中青年人有利,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没利。如,中央政府启动实施的新农保政策。依据这一政策,当前全国有1500多万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领到了基础养老金。但这种基础养老金每月只有55元,如果一个老年人要住到养老院,这连个零头都不够。
从一些地方看,基本上脱离不开这个标准,如河南省偃师市城关镇新村70多岁的老人领取的也就是这个标准——55元/月。江苏是全国比较富裕的省份,但是,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年满60岁的男性和55岁的女性农民,每月也就是50元养老补贴,比较特殊的是独生子女家庭老人,重度残疾老人,养老补贴发放标准上浮20%,90岁以上的老人养老补贴标准为80元,95岁以上为100元,百岁老人为200元。可见,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70岁的老人在这儿还是被忽略不计的,试想,9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能有几个呢?
有些地方还没有实行新农保,最多也就是春节前后象征性地发一些补贴,如有的村给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发放100元,7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发放150元。
至于有的地方为农民工出台一些政策,那也是身份模糊的结果,不是治本之策。农民工只不过是一个长工或短工的另一种称呼,本质还是农民,他们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农民问题,把农民的问题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总体上说,农村的养老问题并没有纳入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范畴。
最近一年吧,回家时听说我们那开始办农村医疗了,具体的事宜没太了解但是我知道有一点这次幅度特别大,不光我的家乡,姥姥家和好多地方都是如此,另外农村医疗的费用非常便宜,我想这就是政府亲民爱民的一个表现了,也代表着社会保障开始倾斜农村,并最终走向农村。给农民带来实惠。
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了,很高兴看到政府为农村社保做的突出贡献,我也希望更加合理和优惠的政策能更快更好的落实到农村当中来,这样给他们的晚年带来他们盼望的安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