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47|回复: 0

在文字的草原上——《读河洛散文百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8 11: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说很久很久之前,有极大的乌龟从一条河里浮起,把背上的奇书献给伏羲。传说很久之前,一位才子在清晨的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女神,写了一篇美丽的文章……。这条河,叫做洛河。洛河的文明起源,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源头。以洛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其厚重精深与博大,几乎占据了半部中华文明史。文字一代代迭加相传,河洛地区的文字曾经演绎过耀眼的辉煌,也曾经到达过令人瞩目的高度。

今天,《河洛散文百家》这本书,并不是站在河洛文化的高山上一片树林,而是一大片以文字的方式自由生长的开阔草原。

做为一片文字的草原,没有了参天大树来支撑高度,但却容许各种野草的恣肆旺盛。书中没有所谓的名家之作,只见各类或质朴或灵动或优美的文字,在自由地迎风展现辽阔。也许不够精致不够规矩,但是旺盛的生命,又岂是事先有心设计的?草原之美,就在于生命的自由。草间蝴蝶飞舞飞蝗求偶蜜蜂觅食,野兔带领孩子躲避老鹰的俯冲……。水草丰茂的苍茫草原,在长风吹过草低头而牛羊显现的那一刻,更加的能打动人心。

文字的草原,撤销了诸如名气地位、流行鸡汤等等文化的藩篱,让文字,以最旺盛的生命和最接近本真的面目,自由生长。也许会有缺点,但是有瑕疵的玉,毕竟好过纯净的玻璃。

全书共二十万字,分为六部分,分别为:灵台小思、屐痕深深、闲情偶寄、瓜田夜话、人间情思和阅古心绪。其中收录了来自全国七十多位作者的文章一百余篇,其中有灵动的细腻心思也有朴拙的古道情怀,有粗旷的放喉高歌也有慷慨的历史感叹——各类杂草竞相发,不许花树独风流。

站在文化的高山上,固然容易俯视平凡而自觉高大尊贵,却也可能因此失去了探索远方的勇气,从而站在高处永远满足。此书虽然冠名河洛,但却不限于河洛地区,全国各地的作者均有,这本书,让我们看到河洛文化的大气和强盛的生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3 02:42 , Processed in 0.0266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