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茉莉花开

于丹 心灵的勇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8 19: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听水声-----见解真高,文笔真美,大师级人物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9 09: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逍遥马 于 2008-11-18 19:01 发表
风听水声-----见解真高,文笔真美,大师级人物也。

  楼上的骂我吧?我若是大师级人物,于丹老师就是圣人了!
  于丹老师很多东西传承的不错,可是有些内容在传承过程中被一些人解错了,导致后人对孔圣人产生了置疑,现在这个问题比比皆是。试看以下转载内容:
(阎崇年签售被当众搧耳光 学术问题何以动粗撒野(图)
2008-10-08 15:37:00 来源: 文汇报(上海) 网友评论 5 条 点击查看



  《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历史学家阎崇年近日赴江苏无锡与读者交流,被惊爆在签名互动中遭遇暴力袭击,不仅挨耳光还被辱骂为“汉奸”。昨日,记者致电阎崇年家,其夫人婉拒了对阎崇年的采访,言语之中难掩痛苦,称阎崇年目前情绪非常低落。记者致电近期正在“文化中国”栏目主讲“历史上的智者——诸葛亮”的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子彦教授。他说,阎崇年先生不应该再沉默了,而我国的司法部门也应该尽快介入。

  突遭袭击

  10月5日下午,74岁的阎崇年到无锡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见面会上,他向读者介绍了由其创作的《明亡清兴六十年》、《袁崇焕传》、《康熙大帝》等书籍,并进行互动交流。不料进行到签名阶段时风波骤起,6日有人在天涯社区发帖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轮到为某男签名时,趁阎先生低头签名时,该男子突施袭击,以掌掴阎先生脸部,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员都被惊呆了,工作人员迅速将其制服并扭送二楼。”

  据当时在场的工作人员描述,阎崇年当时显然是惊呆了,片刻之后他继续为读者签名,看得出是在尽力稳定情绪,直到签完最后一本书才离开现场,并于当天返回北京。签名区外,另有一瘦小的戴眼镜男子(大约二十七八岁)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试图冲入签名区,不时有“汉奸、活该”等侮辱性语言从此人口中传出。

  网上被骂

  阎崇年是在2004年央视新版《百家讲坛》上一炮而红的首位学者,同时他是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历史学者,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先后到美国、日本等国讲学,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百家讲坛》为他赢来盛名,也招来争议与骂名。今年3月,由他主讲的“康熙大帝”在央视《百家讲坛》热播后,阎崇年本人在网上成了被攻击谩骂的对象,说他刻意美化清朝皇帝。据悉,自从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后,他在网上的帖吧就开始热闹起来,喜欢阎崇年的“年糕”和反对者都纷纷涌入,并在帖吧里为某个话题争论不休。

  在阎崇年主讲“明亡清兴六十年”后,双方已到水火不容、互相谩骂的地步。3月8日晚,阎崇年帖吧宣布关闭,本以为就此平息事端的人没想到,阎崇年开讲“康熙大帝”后,更多大骂阎崇年的帖子出现了,网站不得不在3月20日再度关掉帖吧。

  挑战法律

  从去年于丹在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时,遭遇一男子在白T恤上用毛笔写着“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的字样前来搅局,到阎崇年在无锡签售被打。从动口到动手,为什么人们在表达不同学术观点时,采取的方式正在变得愈加“暴力”?朱子彦教授对阎崇年被打表示非常愤慨,他也因当年研究三国史,提出应让诸葛亮走下圣坛等有别于以往的不同观点,而被人骂得很“惨”,至今心有余悸。他认为,学术上有不同观点可以商榷,但现在的受众往往忽视学者的考据,非常容易只听一个结论和观点就激动,马上拍案而起,骂上门来,这次甚至发展到动粗,这个行为已经越过了文化讨论的范畴,挑战的已不仅仅是道德底线,而是挑战了法律。朱子彦说,阎崇年先生不应该再沉默了,而我们的司法部门也应该尽快介入。

  《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马瑞芳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清史有些方面,我的观点也与阎崇年不一样,对于清廷大屠杀,我曾说过是“碧血满地,白骨成堆”,那种残忍暴行,是不应该忽视的。但我们应该全面地看阎老师的学术,电视时间和命题毕竟有限,我相信,阎老师在说满清的成绩时,并不否认清朝的那些劣迹。但无论如何,都不该对一个老人动粗。

  与此同时,在天涯社区,记者留意到这样的一段文字:“一个普及传统文化和学术的权威讲坛,似乎已经变成了不容置疑的‘经典传达室’,来自民间的不同意见似乎没有在节目中去解释或公开辩论的可能……”这个观点多少也代表了一部分人对此事的看法。

  记者 陈熙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9 10: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一点看法:
    若无有此一打,我们焉知晓民间对先人传下的文化还在不懈研究中;
    若无有此一打,我们焉知国之文化衰没之际,仍有志士奋而捍卫之;
    若无有此一打,所谓专家、学者著书立说之时,怎能不如履薄冰?
   为什么只打他阎崇年一人,可打的人何止他一个,如果我们一个个动手打下去,
到老也未必打完吧?
   阎老先生真是修养极好,挨了一耳光,依旧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信老先生对央视的百家讲坛会有更深的体会。其实就我看来,老先生所讲内容姑且
不论真伪,你老讲便在人少处讲了,何必去人多处作签名售书呢?沽名钓利本为君子
不齿,“讲”是沽名,“签”便钓利,二者你都占了,后果不想自知。。。。

评分

参与人数 1体力 +3 偃师币 +3 贡献 +2 收起 理由
独孤老怪 + 3 + 3 + 2 我很赞同 您好,我非常支持你的帖子,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9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听水声 于 2008-11-19 10:07 发表
下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一点看法:
    若无有此一打,我们焉知晓民间对先人传下的文化还在不懈研究中;
    若无有此一打,我们焉知国之文化衰没之际,仍有志士奋而捍卫之;
    若无有此一打,所谓专家、学者著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9 15: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听水声:你好。我说你是大师级人物并没恶意,有的只是佩服而已。从你的回帖中我发现你是一个知识丰富、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彻的网友(不知是偃师人否?)。希望看到你更多的帖子,同时希望对别人的评品不要过于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9 15: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5 06:24 , Processed in 0.0411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