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13|回复: 2

风雨坎坷五十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9 05: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岁月如梭,时光飞转,回首往事,流年如烟.五十年前,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号,我初中毕业,走向社会打开了人生奋斗的章篇.

    一九六二年,新生的共和国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的磨难,国内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国际上帝修反联合演出反华大合唱.帝国主义灭我之心不死,虎视眈眈.修正主义对我们实施卡压管,各国反动派趁此兴风作浪.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号召全国人民发展工农业生产.提出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我们作为拥护党中央,毛主席的时代青年,义无反顾,毅然决然走进农村广阔的天地,奔向农业第一线,我们表决心,发誓愿,把青春献给党,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现代戏曲<朝阳沟>里拴保和银环,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典型代表.







   当时农村的组织机构,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人人爱国,爱社,爱队.社员们爱社如家,爱队如家.充满了大干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积极性.大家无忧无虑,没有后顾之忧,一门心思搞生产.人与人之间没有尔虞我诈.社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沐浴着红太阳的光辉,享受着人民公社大家庭的温暖.

    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毛主席又发表了光辉的<五.七>指示,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牧付渔.农村上下积极响应,农民统一安排,分工合作,农村出现一派勃勃生机百业待兴的局面.

  为了防止帝修反的突然袭击,毛主席又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要"拥军爱民"的伟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上通下达积极行动,我们送军粮,送军草以实际行动支援人民解放军.大搞三线建设,修好焦枝铁路,让毛主席放心.为了尽快发展农业生产,党中央制定了<全国农业生产发展纲要>四十条,毛主席又亲自制定了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并一针见血的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号召全国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农田水利,因地制宜的建造不同规模的水利设施,整修渠河库塘.闻名全省的陆浑水库,陆浑灌区就是比较大型的水利工程,受益至今

     五十年的岁月,半个世纪的时光,短暂又漫长,从十六岁花季到年近古稀,光阴似水,道路坎坷.苦辣酸甜丰富了百味人生.政治风云的变幻,从"一唱雄鸡天下白"到"国际悲歌歌一曲";从"春风杨柳万千条"到"正西风落叶下长安";从扬眉吐气的升迁,到一败涂地的落难------生产模式的进化:由人民公社的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由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的个体经济,由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到分田包干的单干种植,由人力畜力到机械化,由以农为主到外出务工为主------家庭生活的演变,从老家庭的步步解体,到新家庭的步步组建,从不谙世事为人孙,为人子到自立自强的男子汉,到肩负重任的为人夫,为人父,为人祖.从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到艰苦奋斗建家立业,从一穷二白到一应俱全,从拮拘到温饱,到小康------生老病死的轮回,从祖辈父辈们的中年到老年,到作古,到儿辈孙辈的连绵后继.从前辈们的衰老病死,到后辈人结婚生子------

   闭目疑思,历历在目.哪一个篇章不记录着千万个故事,哪一部曲调不充满着千万个音符.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五十年走过的道路,半个世纪的跨越,有喜有悲,有苦有乐,经验教训,是非功过,谁人曾于评说,也不想让人评说,众人自有评说,本人最会评说.走过的路,做过的事,一生心胸敞开,襟怀坦白,自我认可,无怨无悔.脚踏实地走人生之路.实践着学生时代就欣赏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一个人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如果有来生我情愿时光再现,此生重演.

   这不是别书,也不是遗言,这只是半个世纪的大概,五十年光阴的浏览,别梦依稀,沧桑之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还有那些英年早逝的同学朋友,或许有的已转世投胎,或许有的就在我身边.请你们做鉴证,我将一如既往奋勇向前.

              二零一二年七月

  
岁月如梭,时光飞转,回首往事,流年如烟.五十年前,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号,我初中毕业,走向社会打开了人生奋斗的章篇.

    一九六二年,新生的共和国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的磨难,国内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国际上帝修反联合演出反华大合唱.帝国主义灭我之心不死,虎视眈眈.修正主义对我们实施卡压管,各国反动派趁此兴风作浪.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号召全国人民发展工农业生产.提出了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我们作为拥护党中央,毛主席的时代青年,义无反顾,毅然决然走进农村广阔的天地,奔向农业第一线,我们表决心,发誓愿,把青春献给党,献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现代戏曲<朝阳沟>里拴保和银环,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典型代表.







   当时农村的组织机构,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人人爱国,爱社,爱队.社员们爱社如家,爱队如家.充满了大干社会主义大农业的积极性.大家无忧无虑,没有后顾之忧,一门心思搞生产.人与人之间没有尔虞我诈.社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沐浴着红太阳的光辉,享受着人民公社大家庭的温暖.

    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毛主席又发表了光辉的<五.七>指示,公社农民以农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牧付渔.农村上下积极响应,农民统一安排,分工合作,农村出现一派勃勃生机百业待兴的局面.

  为了防止帝修反的突然袭击,毛主席又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要"拥军爱民"的伟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上通下达积极行动,我们送军粮,送军草以实际行动支援人民解放军.大搞三线建设,修好焦枝铁路,让毛主席放心.为了尽快发展农业生产,党中央制定了<全国农业生产发展纲要>四十条,毛主席又亲自制定了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并一针见血的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号召全国农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农田水利,因地制宜的建造不同规模的水利设施,整修渠河库塘.闻名全省的陆浑水库,陆浑灌区就是比较大型的水利工程,受益至今

     五十年的岁月,半个世纪的时光,短暂又漫长,从十六岁花季到年近古稀,光阴似水,道路坎坷.苦辣酸甜丰富了百味人生.政治风云的变幻,从"一唱雄鸡天下白"到"国际悲歌歌一曲";从"春风杨柳万千条"到"正西风落叶下长安";从扬眉吐气的升迁,到一败涂地的落难------生产模式的进化:由人民公社的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由集体所有制的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的个体经济,由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到分田包干的单干种植,由人力畜力到机械化,由以农为主到外出务工为主------家庭生活的演变,从老家庭的步步解体,到新家庭的步步组建,从不谙世事为人孙,为人子到自立自强的男子汉,到肩负重任的为人夫,为人父,为人祖.从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到艰苦奋斗建家立业,从一穷二白到一应俱全,从拮拘到温饱,到小康------生老病死的轮回,从祖辈父辈们的中年到老年,到作古,到儿辈孙辈的连绵后继.从前辈们的衰老病死,到后辈人结婚生子------

   闭目疑思,历历在目.哪一个篇章不记录着千万个故事,哪一部曲调不充满着千万个音符.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五十年走过的道路,半个世纪的跨越,有喜有悲,有苦有乐,经验教训,是非功过,谁人曾于评说,也不想让人评说,众人自有评说,本人最会评说.走过的路,做过的事,一生心胸敞开,襟怀坦白,自我认可,无怨无悔.脚踏实地走人生之路.实践着学生时代就欣赏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一个人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如果有来生我情愿时光再现,此生重演.

   这不是别书,也不是遗言,这只是半个世纪的大概,五十年光阴的浏览,别梦依稀,沧桑之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还有那些英年早逝的同学朋友,或许有的已转世投胎,或许有的就在我身边.请你们做鉴证,我将一如既往奋勇向前.

              二零一二年七月

  






发表于 2012-7-9 15: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82:}看得出是切切的体会,真实也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9 16: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帖子发了两遍,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4 02:05 , Processed in 0.0444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