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的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盖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看着墙上新挂的日历,数着春节临近的日子,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个平静且忙碌的一年。
曾经,春节留给我许多美丽又难忘的记忆。穿新衣,放鞭炮,得到长辈们发的压岁钱……
我想,今天的孩子也和我当时一样,期盼这一喜庆而隆重的节日。问12岁的女儿:“盼望过年吗?”女儿反问:“过年有什么好?”“穿新衣,吃好吃的呀!”我随口答道。女儿撇嘴。“有啥好吃的?”
记得小时候,年,在我镇进入腊月就开始了,琳琅满目的年货陆续登场。平日里不常吃的瓜子,糖果,水果,父母会在赶集的时候一点点带回家里。
母亲起早贪黑准备过年吃的用的,家里叮叮当当,到处弥漫着它忙碌的身影。灶台上蒸腾起一团团热气,厨房里飘出阵阵肉香,人人脸上都是笑意,家中显得分外温馨。
如今,父母已随弟弟在城市过了五六个春节。听弟媳讲,母亲还是沿袭在家时的过年习惯,蒸很多的馒头;炸各种各样的油货,甜点;做很多的饺子馅。暖气房里温暖如春,有的已经放的有了异味。弟媳劝母亲不用做太多,但下一个年,母亲依然会做很多的东西。
年,在母亲眼里应该是让一家人吃的饱,吃的好。
腊月二十四,是传统的扫房日。小时候家里的房子是土墙,奶奶起得很早,张罗一家人吃过早饭。她便裹上头巾,拿着扫帚,一个屋一个屋,仔仔细细打扫,衣服上,脸上都落满灰尘,捶着酸痛的腰,也没听见说一声累。
而今,奶奶85岁高龄,每年冬季暖气开放的时候,弟弟就把她接到省城的家里,担心乡下的老家冬季寒冷。一家四代同堂,其乐融融。但奶奶大多时间只能坐在暖气房里,从玻璃窗前看楼下的人或车,揣摩行色匆匆的人,想象发生的事。
现在,她再也不能像以前,从一进如腊月就要忙乎一家人的吃喝。她只能看着家人忙碌,自己却插不上手,会惆怅吗?应该会吧?我不知道……
昨天,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母亲给我打来电话:“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吧?”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我应道:“嗯,都准备好了。”可说真的,我不知道准备什么,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红红火火的过年气息,却让我一脸茫然,不知道该把什么带回家?糖果?反季节瓜果?还是生鲜肉类?
站在三十岁的尾巴上,孩提时代积攒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随之趋淡,不再是鞭炮,水饺,压岁钱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长了一岁,见识又多了一成,与其说春节是个快乐的日子,不如说是让人意识到年龄为之增长、责任为之重大的日子。
我们不断失去,孩提,青春;不断感受世事沧桑。今年的春节又被明年的春节复制,记忆过滤了心底的伤感,那不能老去,怕只有童年的纯真和美好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