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56|回复: 6

散文创作管见录(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4 21: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暮春之月 于 2011-3-5 08:06 编辑

散文创作管见录(二)


王炳全

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小中见大,言近意远。散文是“生活的博物馆”。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一人一事,一句诗,一支歌,都可作为散文的材料。正如有人所说:“宇宙之大,昆虫之微,都可随作者的意愿纳入它的画幅。”但十分紧要的是,作者必须用闪光的思想把上述平凡琐碎的事物贯串起来,使其闪烁出生活的某些本质的折光来,以达到小中见大,言近意远的艺术境界。

鲁迅从飞雪和雪罗汉身上探索到美好、光明以及与冷酷现实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袁鹰从平凡的毛竹身上探索到井冈山人民革伞硬骨头精神;茅盾从常见的白杨树身上探索到北方农民的坚强不屈和英勇豪迈;曹靖华从一袋小米探索到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这些发现都是独到的,别出心裁的,而又是合情合理的。作者经过外物的刺激,加以联想、生发,就能从极平凡、极细小的事物中挖掘出闪光的思想和深刻的意义来。当然,生活中的诗意是否能发现,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心情兴会等等。所以面对同一事物,作者不同,艺术发现也不同,甚至看法迥异,褒贬毁誉大相径庭。

比如,红日高挂蓝天,人们各有各的看法,画家看到了线条和色调,诗人看到了热情和无私,物理学家看到了热核反应,化学家看到了太阳的元素组成,生物学家看到了光合作用的能源,天文学家看到的是太阳系的中心……同一个事物,但各有各的视角,各有各的认识,谁也不可能与谁雷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有独到的观察。鲁迅在谈到小说的创作时,曾提出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主张,这同样适合于散文的创作。优秀的散文作品绝不是作者琐碎狭隘的自我表现之作,也不是案头摆设的小玩艺儿。作者所写的或许是点滴零星的材料,却都具有闪光的思想,深刻的含义。优秀的散文作者,十分注意严格选择材料,也决不就事论事,就景写景,而是善于把具体的描写对象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面前,创造出一种典型的形象、典型的环境或典型的意境来,通过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激发出读者的联想,加深读者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开掘要深”。总的来说,散文常常寓重大的主题于即情即景的具体见闻之中,善于用寓意和联想的方法来开拓和深化主题,小中见大,言近旨远。

发表于 2011-3-4 21: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0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的散文作品绝不是作者琐碎狭隘的自我表现之作,也不是案头摆设的小玩艺儿。作者所写的或许是点滴零星的材料,却都具有闪光的思想,深刻的含义。优秀的散文作者,十分注意严格选择材料,也决不就事论事,就景写景,而是善于把具体的描写对象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面前,创造出一种典型的形象、典型的环境或典型的意境来,通过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激发出读者的联想,加深读者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开掘要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08: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字珠玑,句句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1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河洛文苑经常看老师的文章,每篇写的都很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7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7 16: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讲的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4 02:02 , Processed in 0.0304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