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青龙峡 很长时间没有出行了,对于一般人可能无所谓,可对我这个前标准驴友来说,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上周六晚上刚到家,妻子说:“对门找伴出行,问你去不去?”我说:“明天还得去给咱妈看病,我咋去呢?”“明天我带妈去看病,你已两年没出去驴了,生锈的驴蹄该磨磨了。”妻回答说。于是我喜出望外去找对门,对门通过上网查,电话联系,发现山水户外明天去焦作青龙峡还有两个位置,于是春游青龙峡便定住了。
青龙峡景区是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游览区之一,有“中原第一大峡谷”之美誉。景区位于焦作市区北33公里的修武县,景区内峡长谷幽,山青水碧,群峰竞秀,曲径通幽。峰、崖、岭、台、石各有千秋,泉、潭、瀑、溪、洞各具特色,秀色天成,堪称人间的山水画廊。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阶梯路,我们来到谷底,极目四望,只见峡谷之上层峦叠嶂,群峰竞秀,青山灰暗,泉水清流,不时还能够听到悦耳的鸟鸣和涓涓的水声。一路走过望亲亭、思亲崖、青龙洞等景点,在人行步道的尽头,眼睛突然一亮。在这条长约12公里的峡谷底部,几乎看不到人工雕凿的痕迹,路是鹅卵石铺就的路,桥是木板搭建的桥,眼睛里除了泉、潭、瀑、溪和满山遍野的石头以外,如果还有别的什么的话,就只剩下流露着的不尽的激动与兴奋了。 青龙峡中,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态,潭潭相映,瀑瀑相连,喷珠溅玉,色泽如绘,原始的古朴和生命的灵动在这里活灵活现。那波澜壮阔的望龙瀑,那神奇独特的倒流泉,那妙不可言的七彩潭,那堪称一绝的“石上春秋”,那独具特色的溶洞景观,构成了一幅幅极富创意的山水画卷。一切都仿佛梦境一般,我抬头望天,但举首之间,我却意外的发现,原来在青龙峡底部看山,与在顶部看山给人恢宏 、大气的感觉相比,更让人产生几多苍茫、悠远之感。在峡谷之上,群峰对峙,错落有致,云萦雾绕,烟波浩淼,层层叠叠,如行云流水,若青龙游谷,隐隐绰绰,令人暇思。“青山碧水饰青龙,雄峰流云扮长空”。 这种美景也许就是青龙峡名字的由来。 游完青龙峡,我们计划坐索道返回。买过索道票等座时,一位女子过来问我:“一个人吗?”我说:“两个人”她又问我的对门:“一个人吗?”对门对答:“需要帮助吗?”“我一个人不敢坐索道,我想找个人壮胆。”女子答到。“那就让我的伙伴陪你好了。我忙,还得照相呢!”对门命令我:“你帮帮人家。”人坐在览车上,穿行在山峰间。放眼脚下,还真有点害怕。但在女子面前男子汉的气概不能丢。交谈中得知她是长葛户外的领队(她手中拿着对讲机),坐览车时她成了最后的单数,孤单恐高的她只好求助于驴友。因为她知道“天下驴友是一家。” 驴友是近年蓬勃发展的一个群体。他们把自身交给脚步和车船,然后身心逍遥自在地畅游于天地之间的这种生活,你没有经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这种艰辛,你没有体会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这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种纯粹,你没有参与就不知道其中的内涵。有人说:“有钱人周游列国,有闲人云游四海。”驴友这种无钱、无闲之人,只能在能够休息的周末,加入我们的驴队,抛去平时的烦恼,忘情于家乡周围的山山水水,让心灵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平时工作的打下坚实基础。 下了索道,在通往陪嫁山庄的路边,我发现有农妇在卖山楂,一问,才四元一斤,质量还好。于是赶紧买了10元的。近人陈长明的《山楂》词云“大酸小甜山里红,消积为功用。未遇丹溪翁,妙处谁知重?只着小孩含笑棒。”在我的家乡,山楂质量差,价格高。让爱用山楂的妻子很无奈。回家妻子看到山楂说“这山楂真好!”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茅盾《风景谈》里的一段话“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2010年3月19日 |